自90年代起,雪茄評級與評論逐漸受到廣泛關注,開啟了雪茄文化的新紀元。《Wine Spectator》雜誌的出版人馬文·尚肯,憑藉其獨到的眼光,為高級手工雪茄創設了一套評級機制,類似於葡萄酒的品鑑方法。《Cigar Aficionado》,作為這一領域的權威刊物,不僅推廣了雪茄的精緻生活方式,也成為愛好者獲取深度知識的重要渠道。該刊物自1992年開始舉行年度盲測評選活動,盲測前會先將雪茄標籤除去,再讓評鑑小組成員按照外觀、結構、風味與整體表現等標準,對雪茄進行百分制的細膩評估,每年都吸引眾多雪茄愛好者關注評測結果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多家雪茄評價網站也紛紛涌現,雖然評分標準大致相同,但卻各具特色。有些會加入品牌的垂直品鑑,有些則是會介紹評鑑人員自身的喜好與習慣,讓消費者可以多參考與自身喜好類似的評鑑人員的看法。在這些評分中,雪茄的外觀是評判的首要標準之一,茄衣是否光滑無瑕,通常是判斷雪茄品質的重要依據。而包裹紙的顏色,從深沉的巧克力色到淺雅的金黃色,不僅影響視覺感受,更暗示了雪茄煙草的成熟程度和風味強度。
雪茄的結構完整性也是評價的關鍵。優質的雪茄在手感上應該堅實而不鬆軟,其形狀應保持直線或規則的曲線,表明其製作工藝的精細與專業。至於香氣,則是雪茄品鑑的靈魂所在。高品質的雪茄,在點燃的瞬間就會散發出吸引人的香氣,從微妙的草本氣息到濃郁的木質香,不僅讓人愉悅,更在整個抽吸過程中提供持續而均衡的感官享受。
至於風味,則是對雪茄最終評價的核心。一根平衡得當的雪茄,其風味應該是多層次且漸進的,從初始的輕柔到最後的濃郁,展現出煙草混合的精妙與複雜性。而尼古丁的含量,則決定了雪茄的強度,影響吸煙者的體驗深度。燃燒的均勻性和抽吸的順暢度也是衡量雪茄是否精緻的重要標準,這不僅關係到品嘗時舒適度,也體現雪茄製作的工藝水準。
排名是人們將大量數據分類為易於理解的方式,然而這些網站評分系統僅能作為參考,而非購買的唯一依據。首先,考慮到《Cigar Aficionado》等權威評鑑團隊的專業品鑑者,他們日常可能品嚐高達12根雪茄。這樣的專業習慣可能使他們對濃烈雪茄有所偏好,而對淡口或中度雪茄的細膩風味則顯得不夠敏感。因此,一些輕盈口感的雪茄,儘管同樣精緻,可能無法在這樣的評分體系中脫穎而出。
再者,評鑑專家在面對成百上千款雪茄的評價時,往往無法完整抽完一根雪茄。而雪茄的獨特之處,在於其從點燃到熄滅的整體體驗。各部分的風味和燃燒特性可能迥異,因此,僅根據一小部分來評價一根雪茄,可能無法充分捕捉其風味的全貌。
此外,業界也存在一種看法,認為雪茄的評分可能受到商業利益的影響。雖然多數雜誌和評鑑機構堅持其評分的客觀性,但對於評鑑過程中雪茄選擇的公正性,仍存有一定的質疑。
因此,對於愛好者而言,雪茄評分雖提供了初步的方向,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雪茄,還需依賴多方嘗試。真正的雪茄鑑賞,不僅是對煙草的品鑑,更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旅程。最佳的品評方式,莫過於親自抽煙,體驗煙霧對感官帶來的感動,找到那一份屬於自己的雪茄風味。在這個過程中,每一口煙霧都可能揭示出新的發現,引領愛好者走向更深層次的享受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