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日本雪茄文化:從封閉到繁榮的歷史轉變



據說煙草最早傳入日本是在室町時代末期。

那是十六世紀末,葡萄牙人的大航海年代,他們帶著菸草、菸斗、種子來到日本,在現今的長崎縣平戶,仍可看到紀念石碑。日本的江戶時代所開開啟鎖國政策,但菸草卻在民間傳播開來,並廣泛種植,形成了以煙斗和煙袋為主的獨特吸煙文化。1853年鎖國政策結束,西方的潮流與商品開始湧進日本。當時日本民眾普遍使用煙斗,對雪茄並不熟悉。雪茄最初主要供應給在日本的外國人。隨著一些頻繁與外國人交涉的政府官員開始嘗試雪茄,雪茄逐漸在城市蔚為風潮,被視為時尚的象徵。

日本首家雪茄公司,阿蘇商社,於明治6年(1873年)由野田大九郎創立。野田為了推動地方產業發展,特別遠赴菲律賓的馬尼拉學習製造雪茄的技術,並帶著兩名專業工匠回國。他們在熊本地區投入雪茄製造,雖然初期遇到許多挑戰,但在不斷的嘗試與改良下,他們的產品質量逐漸提升。1876年,阿蘇商社的雪茄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上取得獎項,這不僅象徵著他們的技術獲得國際認可,也象徵日本雪茄在國際市場上初試啼聲。很可惜,這股勢頭隔年隨即中斷,在明治10年(1877年)的西南戰爭中,阿蘇商社的工廠被破壞,野田於明治14年(1881年)去世,之後雪茄製造未能繼續。

在“阿蘇商社”放棄雪茄製造大約10年後,有一個人接受了雪茄製作的挑戰。他是岩谷右衛,因“天狗煙草”品牌香煙而聞名的“明治時代煙草之王”巖谷松平的弟弟。在哥哥松平的要求下,右衛於1881年(明治14年)前往美國,花了三年時間學習煙草種植方法和紙捲煙製造法等技術。回國後,他在鹿兒島試種了從美國帶回的煙草。這次試種取得了成功,並為他提供了朝雪茄製造發展的機會。到了明治19年(1886年),右衛進駐東京。他獲得了當時政府的補助金,在現今的涉谷和青山一帶試種菸草,並開始製造雪茄。不幸的是右衛在明治20年(1887年)年僅39歲就英年早逝,雖然他的兒子接手了煙草製作,但是沒有再製造出雪茄。

在雪茄製造領域面臨重重挑戰的時候,一位名叫久米民之助的實業家迎難而上。1900年(明治33年)他視察菲律賓南洋時,親眼見證了雪茄的製造流程,並由此找到了製造和銷售雪茄的新商機。回到日本後,他創立了「代代木商會」,並從菲律賓引進專業技術人員和煙葉原料。這使得「代代木商會」成為當時日本市場上少見的專業雪茄製造企業。

1904年,日本政府成立了菸草專賣局,負責菸草製品的生產和銷售。這一舉措對雪茄業產生了重大影響,導致了許多工廠關閉。1920年代,隨著大蕭條與美國香菸進口,雪茄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開始下降,而後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衝擊雪茄產業,

在20世紀30年代,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本雪茄業產生了深遠影響。戰爭導致煙草短缺,許多雪茄工廠被迫關閉。1945年至1985年,日本的雪茄產業經過戰後的慢慢復甦,但其盛行的程度並未恢復至戰前的水平。


1985年,日本的煙草專賣局被廢止,煙草產業開始私有化的時代,為日本的雪茄市場帶來了新的風貌。其中,古樂川敏夫創立的Tatsuya Cigar就是日本雪茄業新時代的開創者。他曾是日本菸草公司的員工,並於1998年創業,成立日本第一家專業進口並銷售古巴雪茄的公司。

古樂川的這個創業決定堪稱是一次冒險,因為在當時,古巴政府對日本實施了嚴格的經濟制裁。然而,他成功的與古巴政府達成協議,成功地將古巴雪茄引進日本,這使得Tatsuya Cigar 迅速嶄露頭角,並在市場中取得了成功。

Tatsuya Cigar的成功進一步提高了日本對雪茄的興趣。自古樂川創立公司以來,日本不僅創立了許多雪茄銷售公司,雪茄酒吧和商店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。古樂川本人也成為了日本雪茄界的重要人物,他寫了數本關於雪茄的書籍,並經常在日本媒體上發表自己的觀點,他也是日本雪茄活動的常客。


如今在東京、京都、大阪等地陸續出現許多雪茄吧,這不僅為雪茄愛好者提供了專屬的享受空間,更展現了日本社會對精緻生活品味的熱忱追求。在這片富有古老傳統與前衛潮流交融的土地上,雪茄的獨特氣息與濃厚文化,獲得了新的詮釋與表現。


參考文章


4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© 2022 CIGARS OF ASIA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Pinterest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